碳负极材料 已经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锡基负极材料 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锡的氧化物和锡基复合氧化物两种。氧化物是指各种价态金属锡的氧化物。余姚动力锂电池没有商业化产品。氮化物 也没有商业化产品。48V动力锂电池合金类 包括锡基合金、硅基合金、锗基合金、铝基合金、锑基合金、镁基合金和其它合金 ,也没有商业化产品。 纳米级 纳米碳管、纳米合金材料。 纳米氧化物 根据2009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的市场发展最新动向,诸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添加在以前传统的石墨,锡氧化物,纳米碳管里面,极大地提高锂电池的充放电量和充放电次数。
避免对电池产生过充,锂离子电池任何形式的过充都会导致电池性能受到严重破坏,甚至爆炸。余姚48V动力锂电池避免低于2V或2.5V的深度放电,因为这会迅速永久性损坏锂离子电池。48V动力锂电池可能发生内部金属镀敷,这会引起短路,使电池不可用或不安全。大多数锂离子电池在电池组内部都有电子电路,如果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电压低于2.5V、超过4.3V或如果电池电流超过预定门限值,该电子电路就会断开电池连接。避免大的充电和放电电流,因为大电流给电池施加了过大的压力。
1.能量比较高。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已达到460-600Wh/kg,是铅酸电池的约6-7倍;2.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可达到6年以上,磷酸亚铁锂为正极的电池1C(100%DOD)充放电,有可以使用10,000次的记录。48V动力锂电池额定电压高(单体工作电压为3.7V或3.2V),约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便于组成电池电源组;锂电池可以通过一种新型的锂电池调压器的技术,将电压调至3.0V,以适合小电器的使用。余姚48V动力锂电池4.具备高功率承受力,其中电动汽车用的磷酸亚铁锂锂离子电池可以达到15-30C充放电的能力,便于高强度的启动加速;5.自放电率很低,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之一,一般可做到1%/月以下,不到镍氢电池的1/20;6.重量轻,相同体积下重量约为铅酸产品的1/6-1/5;7.高低温适应性强,可以在-20℃--60℃的环境下使用,经过工艺上的处理,可以在-45℃环境下使用;8.绿色环保,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9.生产基本不消耗水,对缺水的我国来说,十分有利。比能量指的是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能量。比能量用Wh/kg或Wh/L来表示。Wh是能量的单位,W是瓦、h是小时;kg是千克(重量单位),L是升(体积单位)。
温度对锂电池寿命也有较大的影响。冰点以下环境有可能使锂电池在电子产品打开的瞬间烧毁,而过热的环境则会缩减电池的容量。余姚动力锂电池因此,如果笔记本长期使用外接电源也不将电池取下来,电池就长期处于笔记本排出的高热当中,很快就会报废。影响因素4:长时间满电、无电状态过高和过低的电量状态对锂电池的寿命有不利影响。余姚48V动力锂电池大多数售卖电器或电池上标识的可反复充电次数,都是以放电80%为基准测试得出的。实验表明,对于一些笔记本电脑的锂电池,经常让电池电压超过标准电压0.1伏特,即从4.1伏上升到4.2伏,那么电池的寿命会减半,再提高0.1伏,则寿命减为原来的1/3;给电池充电充得越满,电池的损耗也会越大。长期低电量或者无电量的状态则会使电池内部对电子移动的阻力越来越大,于是导致电池容量变小。锂电池最好是处于电量的中间状态,那样的话电池寿命最长。
1.放置补电:电池组在出厂前均有部分电量剩余,在电动车出售后亦可以进行短距离的骑行。余姚动力锂电池第一次骑行完毕后,须对电池进行首次充电,建议首次充电应进行稍长时间(8-12小时)。电池组在使用过后应及时充电不可亏电储存,如果电池放置超过两个月时间未被使用,电池组需要进行一次完全的充电。如置放超过5个月电池组需要进行一次充放电循环。余姚48V动力锂电池规律使用电池,正常使用、长时间放置时对电池组规律地充电,可以保证电池组最佳实用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2.正常充电:对电池组进行正常充电的方法如下:首先连接充电器与被充电电池组,之后再将充电器电源插头连接到220V交流电源。(此连接顺序会避免插拔充电插头时电火花的产生。)当电源接通后充电器显示红色指示灯说明电池组正在正常充电,常规进行6-8小时充电即可。3.充电器注意事项:为了确保电池组的充电安全和保证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此款电池组只可使用由我公司配套的36V锂电专用充电器。如果充电器丢失或者损坏请找相应经销商购买。不得使用铅酸充电器或其他形式的充电器进行充电。
1、内部极化较大;2、极片吸水,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气鼓。48V动力锂电池电解液本身的质量、性能问题;4、注液时候注液量达不到工艺要求;5、装配制程中激光焊接密封性能差,测漏气时漏气。余姚动力锂电池粉尘、极片粉尘首先易导致微短路;7、正负极片较工艺范围偏厚,入壳难;8、注液封口问题,钢珠密封性能不好导致气鼓;9、壳体来料存在壳壁偏厚,壳体变形影响厚度;10、外面环境温度过高也是导致爆炸的主要原因。